联系我们 |
学校地址: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(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)
乘车路线: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、28、K2、2、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(电子大厦)下车
联 系 人:徐老师
联系电话:0371—63218905 13613841515
传 真:0371—63218832
Q Q: 800060586
电子邮箱:qingxinnet@163.com
|
|
孟子的架子 之七 |
孟子的架子 之七
|
[作者:admin] [日期:12-03-20] [热度:]
|
孟子接着说,“恶得有其一,以慢其二哉”,现在宣王是很尊贵的,因为“朝廷莫如爵”,他是一国之君。但是我年纪比他大啊!我学问道德也不差啊!宣王有其爵,而我有其二——齿、德,从这个道理来说,他不是应该来看我吗?
孟子怎么跟人家争这个呢?简直像是饭没吃饱出去跟人家争豆渣吃,真是奇怪了!但是孟子有他的道理。现在让我们继续看下去:
“故将大有为之君,必有所不召之臣,欲有谋焉则就之。其尊德乐道,不如是,不足与有为也。”
注意啊!孟子这里说,一个君临天下的明主,一个真正了不起的领导人,“必有所不召之臣”。中国有句古话,“天子有布衣之友”,像汉光武和严子陵,双如朱元璋和田兴。这些平民老百姓作风特殊,不好功名,不肯做官,皇帝如果愿意和他们做朋友,那可以,但也绝不亲近;如果说要他们做官的话,那他们就会逃跑了。所以一个君主要想真正有所作为,就必须有风格超然的人给他提供远见。而这种人绝不像普通一般世俗之人,不能用爵位、官职加以规范的。即使贵为君王,但是在真理之前,必须要礼贤下士。这类清明的贤者,就是中国文化里所谓的“王者之师”,曾子也曾经说“用师者王,用友者霸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我们不要以为当了帝王是很舒服的事,可以任性地为所欲为。我常说中国文化非常高明,你看,古时候皇帝自称“孤家”、“寡人”,真是孤孤单单的。有时偶尔想起一个笑话,刚刚要笑,看到对方严肃地板着面孔,这个笑话也就不好笑了。想找个说知心话的人,没有;想跷跷腿,不好意思,这种味道真难受。所以古时候皇帝时常换上便衣,去找一些“布衣之友”说说笑笑,因为皇帝尽管是皇帝,但毕竟是人,总需有点人的生活情趣。当然那种境界不是我们普通人所可想象的。不过有个位子,中年以上朋友总尝过这个味道,那就是家长。一旦我们年纪大了,做起爸爸、妈妈,下面一群儿女,如果再加上一些孙子,那就成了爷爷、奶奶。这种高高在上的滋味,也不好受。如果老伴不在,连讲话的对象都没了,只好买张公共汽车票,找老朋友去。所以帝王们必须要有“布衣之友”,同时也要有“不召之臣”。
“欲有谋焉,则就之”,有重要决策时,必须请教这些朋友,因为这些人比较超然,比较客观。不但在道德学问方面对他有助益,另一方面也可以谈些知心话。“不如是,不足与有为也”,如果做不到这一步的话,那么好比“有限”公司,会前途“无亮”。
下面孟子列举历史经验:
“故汤之于伊尹,学焉而后臣之,故不劳而王。桓公之于管仲,学焉而后臣之,故不劳而霸。今天下地丑德齐,莫能相尚;无他,好臣其所教,而不好臣其所受教。”
伊尹是汤的宰相,但是私下商汤以伊尹为师,处处向他请教,“故不劳而王”,所以商汤成为千古明王,日理万机而悠然自得。“桓公之于管仲”,齐桓公当初也是向管仲求教,把政事交与管仲,而他自己只喝喝酒,也不管什么事。孟子不说王道,而是霸道,结果齐桓公“九合诸侯”,多威风!后来管仲一死,齐桓公也就垮了。
现在天下局势很糟糕,诸侯各国实力相差不多,作风也差不多,都喜欢用听话的干部,而不愿意用对自己有所建议的人才。这一点不仅是当时诸侯的通病,而且是人类的通病,到现在还是如此。年轻同学们将来如果做了公司老板,或者某个单位主管,对这层修养要特别注意。我们看下面,孟子为了强调这点又引述历史典故。
“汤之于伊尹、桓公之于管仲,则不敢召;管仲且犹不可召,而况不为管仲者乎。”
商汤当时对伊尹、齐桓公当时对管仲,都不敢随便下命令,随便使唤他们;“而况不为管仲者乎”,更何况还有比管仲高明一等的人哩!这个人是谁呢?下面不说了,我们替孟子说:“更何况我呢!”前面已说过,孟子是不屑于做管仲的。
在这一段,孟子说明自己的立身处世,同时代表了儒家的典型,就是一个知道分子“有所为,有所不为”的风格,绝对不是一般世俗功名富贵所能左右的。 |
上一页:孟子的架子 之六 下一页:受授礼则 之一 |
相关文章 |
室内设计中厨房设计的原则10.20
可持续性发展的室内设计08.07
黑与白的室内设计风格表现05.10
郑州室内设计培训课程学费多少钱04.29
郑州室内设计培训在东风路上的学校04.17
郑州哪些学校教室内设计比较好04.11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