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     
          | 联系我们 |  
          | 学校地址: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(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) 乘车路线: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、28、K2、2、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(电子大厦)下车
 联 系 人:徐老师
 联系电话:0371—63218905      13613841515
 传    真:0371—63218832
 Q Q: 800060586
 电子邮箱:qingxinnet@163.com
 |  | 
  
    | 天时 地利 人和   之二 |  
    | 
	
		| 天时 地利 人和   之二 |  
		| [作者:admin] [日期:12-03-12] [热度:] |  
	  |    孟子这句话是针对什么而说的呢?古人好像从未讨论过这个问题。依我个人看法,孟子当时因对各国的政治、军事有所感触而发此言,好比是个时代评论。那么孟子这句话所依据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?就是晋国。晋国在春秋末年时国势衰微,政权操纵在四个大夫手里,就是智伯、韩、赵、魏这四位。后来智伯有心篡位独揽政权,于是配合韩、魏,共同攻赵。赵襄子一路败逃,最后逃到仅剩的地盘——山西一个小城。三家兵力重重把他包围,赵襄子困守了三个月,城里老百姓饿得连老鼠都捉来吃,但是他始终不肯投降。于是智伯观察地理形势,准备利用黄河上游的水决堤灌城,把整个城淹没。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,赵襄子反攻了。怎么反攻呢?原来他策划了间谍工作,反过来说动韩、魏联合起来倒戈,打垮了智伯。虽然这只是春秋时代一个诸侯国里的小小内战,但是在战史上乃至战术上,却是有声有色的一仗。好比元朝当年围攻襄阳六七年,也始终无法攻下。像这种孤城困守的战绩,是什么道理?什么力量?原因何在?值得研究,尤其在座研究心战、政战的朋友们,更要特别注意。
 孟子由于这个历史经验的启发,发挥多方面的哲理。首先他说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,赵襄子凭着人和,在困守三个月的艰难下反攻胜利,打垮了敌人。其中涉及了思想战、文化战、经济战、心理战、政治战等,学问多了。
 “三里之城”,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,“环而攻之而不胜”,重重地把人家包围起来,当然是有他的天时因素,但却没有获胜,这就是“天时不如地利”的缘故。
 相反的,这一段也是说智伯这方面,当时为了攻击赵襄子新筑了一个堡垒,居高临下。“城”、“池”都是古代的战争工事。“城”就是城墙,“池”则是在城墙周围挖的河沟,有如我们现在的战壕。“兵革非不坚利也”,武器战备又新颖,“米粟非不多也”,后勤补给非常充实。结果打了败仗,“委而去之”,输给了敌人,“是地利不如人和也”,就是“地利不如人和”的原故。
 这是我们就历史经验所作的解释。刚才我曾说过,孟子这些话是对各国有所感而发的。下面重点就来了。
 “故曰:域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国不以山谿之险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;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;多助之至,天下顺之。以天下之所顺,攻亲戚之所畔,故君子有不战,战必胜矣!”
 人民的归顺依附,不能只靠国界来范围;国防的坚固,也不能只靠山川地理的优势;至于威望临于天下,当然也不能只凭借众多的兵力。不论是“域民”、“固国”或是“威天下”,主要关键在于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”。什么叫“得道”呢?就是以“仁道”为中心,再配合文化、政治、教育、思想、经济等种种的德政。后面这些文字都很简单,我们就不再浪费时间来解释了。
 |  
	  | 上一页:天时 地利 人和   之一 下一页:孟子的架子   之一 |  
	  | 相关文章 |  
	  | 室内设计中厨房设计的原则10.20 可持续性发展的室内设计08.07
 黑与白的室内设计风格表现05.10
 郑州室内设计培训课程学费多少钱04.29
 郑州室内设计培训在东风路上的学校04.17
 郑州哪些学校教室内设计比较好04.11
 
 |  |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