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 |
学校地址: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北汇宝大厦501(电子大厦对面汇宝大厦)
乘车路线:从火车站可以乘坐K28、28、K2、2、67到东风路与文化路站(电子大厦)下车
联 系 人:徐老师
联系电话:0371—63218905 13613841515
传 真:0371—63218832
Q Q: 800060586
电子邮箱:qingxinnet@163.com
|
|
孟子时论 之二 |
孟子时论 之二
|
[作者:admin] [日期:12-02-03] [热度:]
|
这里孟子说“仁则荣”,荣就是光荣的成功,永远的辉煌,永远见之于文化历史的荣耀。“不仁则辱”,辱就是耻辱,如果不行仁道的话,就会招来耻辱。这是以历史哲学家的观点所作的一次结论。
但是世上的人谁不喜欢光荣的成就呢?所以孟子说“今恶辱而居不仁”,今是指战国当时的诸侯们厌恶失败,却又说不愿推行仁政,走成功的道路。既希望在历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,留一个好名声,但实际上内在居心和外在的行为又与“仁政”背道而驰,只讲究现实眼前的利害,不管什么仁或不仁。这就等于一个既讨厌潮湿,又偏要住在低洼地带不肯迁到高地去住一样,这就太矛盾了。
孟子批评战国当时的诸侯各国是如此,其实,人生也是如此。人的习惯总不肯改变,等想到时,习惯已经使自己受了太多损失。学问之道,就是要变化气质。人往往都很短视,安于现实,珍惜目前,那里放着一样东西,明知是一种障碍,可是摆了很久就是不肯挪开。过去农业社会讲究节俭,一张凳子坏了,还要留着,准备有一天还用得着。现在工商业社会的商品讲究包装,买了东西,盒子、罐子,美观大方,舍不得丢,积起来一大堆,成为美丽的废物。这就是农业社会的旧习惯,改不了。由此也可了解社会、政治、文化之难变,有时候领导人决定要变,可是一般人习惯久了,不肯变更。就连狭窄的泥路改成宽一些的柏油路面,有些人都还觉得讨厌。因为张家大嫂至对门串门子,要走那条柏油路,就认为太宽、太麻烦了。由此便知道为政之难!
孟子希望那时的诸侯们怎样转变呢?他认为如果他们不愿在历史上蒙羞,留下恶名,就要赶快改变作风;而改变之道,在于“贵德”,尊重政治的道德,推行道德的仁政。而且必须“尊士”,尊重当时所谓的“士”。因为当时教育还不普及,“士”就是少数贤良的读书人、知识分子。其实上古真正的“士”并不如此简单,在中国论里,典型的“士”应该像《礼记》中《士行》、《儒行》篇中所记述的读书人,是在思想、言行、学问、道德、修养上都有卓越成就的知识分了。现在人大学毕业为学士,进而硕士、博士,这些只是学位的名称。有人拿到了这种头衔,实际上也许是不“博”、不“硕”、不“学”也不“士”的。 |
上一页:孟子时论 之一 下一页:贤能与职位的界说 |
相关文章 |
室内设计中厨房设计的原则10.20
可持续性发展的室内设计08.07
黑与白的室内设计风格表现05.10
郑州室内设计培训课程学费多少钱04.29
郑州室内设计培训在东风路上的学校04.17
郑州哪些学校教室内设计比较好04.11
|
|
|